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

【三國舊文】大江東去-第一章-詣都謝恩

這是一年半前寫的舊文了
當時我因為真三國無雙六重回三國坑,而後又看到朋友吳董的陸抗相關短篇,就此深深愛上了這個在三國演義中曇花一現,在繁華落盡的時代緘默著扛起家國的身影。
現在看這篇文有許多錯誤和過度解讀,但卻是我這兩年間用情最深的作品,目前寫出的文中,沒有任何一部比得上他在我心中的地位。所以才想轉放到部落格中。


前言:
故事背景是西元245年後的東吳,主角是陸遜之子陸抗。
基於作者對陸家的怨念和對三國末年英雄零盡的感慨而寫出的作品
基本上按照三國志記載,參雜少數無雙和火鳳燎原劇情,自我腦補有,悲劇有,請慎讀。







赤烏八年,於東吳皇殿



孫權坐在皇位上,龍冠下的鬢髮已灰白,曾經健壯精神奕奕的軀體也隨著時間流逝而風化,曾經的榮耀,今日的吳國大帝,也只剩一把垂垂老矣的皮骨。

那雙早已失去碧色光彩的眼瞳定定的看著跪在大殿中央的青年。
青年一身白衣,身型清癯,冠玉般的容貌如今被低首下跪的動作遮掩。即使如此,仍不能否認青年具有的驕傲和堅忍不拔。
因為他能在父親慘遭讒害,四面受敵的情況下直直走入吳宮大殿,無所畏懼無所忌憚,以目空一切的姿態向吳帝下跪……如果沒有堅毅的心志,是無法作到這一點的。

少年的腰上繫著長劍,孫權知道,那是一把像似冰雪削鑄而成的劍,美麗而鋒銳。也知道,這把劍並非單獨而存,它還有與之成對的劍,雙劍合名為"閃飛燕"……
這雙劍伴隨它以前的主人一生,現在其中一柄交到了他的兒子手上,而另一柄……

孫權閉上眼睛,只有他知道另一柄劍的下落。




那是多久以前?或許還不到一個月。
那天夜晚,二更天的時候,他接見了久未會唔的陸遜。

他也老了。
曾經英俊的容貌被憂慮和歲月刻滿了紋,一頭長髮甚至比他這個皇帝更加皓白。
他拄著拐杖,不時咳嗽著,穿著對現在的他而言過於寬大的袍子,哪裡還有往日身為大都督、身為丞相的氣勢?哪裡還有昔日身為東吳棟樑的風光?沒有了,什麼都沒了,像從前的戰友和敵人一樣,都沒有了。

孫權已經不記得當時與他說了些什麼,總之不是廢立太子和派系內鬥,似乎是比那更重要的事,但他無論如何去想都是一片空白……也許,自己真的是老了,老得太快,讓他忘記了太多太多的事,讓他忘記他的天下是自己和兄長還有許多人一起打下來的,讓他忘記自己的王位是踏在人民的屍體上換來的,讓他忘記自己曾有一群生死與共的戰友,讓他忘記……



他只記得,那天說完話後,伯言將一束紙帛放在他的茶几上,身子像是失重一般重重跪在地上,從腰際珍而重之的解下那把閃飛燕,然後將閃飛燕的劍尖對向自己單薄的胸口,劍柄則對著他,陸伯言窮盡一生輔佐的王。
「你、你這是什麼意思!伯言!」

「那束紙帛,是陛下你採楊竺之言,定予微臣的二十條罪狀……」陸遜抬眼正對著孫權,應該蒼老的眼如今蘊藏著強烈的光芒,那是他生命中的最後光芒。
「微臣斗膽直言,我一生盡心於東吳,即便所行之道所持之議會觸怒君顏,那也是我應做之事!終我陸遜一生,無愧於心!」陸遜慨然道,那瞬間似乎回到過去,那個在夷陵之戰大破蜀軍的東吳大都督。

「微臣所言以盡,懇請陛下賜我一死!」




孫權當然沒有將閃飛燕刺進陸遜的心臟,那把閃飛燕被他接過,與父親,兄長的武器放在一起。

兩天後的早晨他得知陸遜身逝的消息。




孫權重新將目光投向眼前的青年。
陸抗,陸遜的次子,也是他的外孫。

如果沒有那夜的會面,他可能會以為現在跪在他面前的青年是伯言的魂魄,伯言恢復他最風光的姿態,回到這個大殿上,以那澄澈的聲音堅定的眼神鞭笞他的罪過。



「……你為何事而來?」孫權終於開口,向那名青年。
陸抗抬起頭,語聲平淡如水卻十分清楚:「遵從先父遺命,向陛下謝恩。」

大殿上一陣騷動。

謝恩。
簡短的兩個字,今日聽來卻是如此諷刺。

陸抗毫不在乎孫權和眾臣的眼光,朗聲續道:「父親生前為國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臨去前託予抗保家衛國之大任。今日抗在此請命,願統領先父遺眾五千人,屯軍衛國。方不辱陸家忠義之名,不負陛下之恩。」

大殿上寂靜片刻,隨即一片嘲諷譴責之聲,此起彼落。
隨侍在父親身旁的全公主細聲驚呼:「簡直太無恥了!」



孫權的心思卻不在眾臣和愛女之上,他眼角微垂,那一夜陸遜的凜然面容又再一次浮現腦海。



「終我陸遜一生,無愧於心!」



孫權擺手,「夠了,全都給孤安靜。」
大殿立刻安靜下來,唯獨全公主還想爭辯,「父皇!女兒-」
「班兒,別再多言!」孫權疾言道,全公主這才閉嘴,滿臉憤憤之色。



孫權從龍椅上起身,慢慢走向猶跪在地上的陸抗。


是權,負了你們一家。
可事以至此,權不能後悔。
孤是君王,不能有錯。



「孤命建武校尉陸抗率前丞相陸遜遺眾五千,駐守武昌。」

陸抗雙手接過詔令,同時也接下了陸家無盡的宿命輪迴。

「臣遵旨。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