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

【原創】大江東去重製版(吳末史話)第三章-風雨欲來






如諸葛恪所料,孫權臥病時果召諸葛恪委以重任,少傅孫宏、太常滕胤、將軍呂據與侍中孫峻也在其側,隨諸葛恪輔佐孫亮。
滕胤以少有威儀、孫峻精果膽決而得孫權看重,呂據則為重臣呂範之子。宮中仍籠罩於二宮之爭的陰影之下,是以孫權特擇此五人輔佐孫亮。

只孫權再如何為身後打算,二宮之爭後忠直之輩盡空,倖存的有心無力身不由己,野心者們虎視眈眈。繼任的皇帝又是個年僅十歲的小娃娃,簡直沒有比現在更適合爭權奪利的時候。
孫權也沒料到自己的女兒毫不饜足,控制孫亮之時又攀附孫峻,將吳國捲入更汙濁的權力漩渦之中。


諸葛恪輕拍著府中狗兒背脊,覺得心緒不寧。
他自新城軍還,皇帝孫亮置酒邀宴,欲與他共商大事。今日便是赴宴之時,可諸葛恪莫名思緒浮躁,彷彿丟失了什麼重要之物,卻想不出丟失了什麼。
他從未有如今這般不踏實的感覺,就連新城之戰失利他也只覺是因時機未至,而不是他的戰略失誤。戰場瞬息萬變,危機四伏,他能好端端的坐在這裡就是他的本事。打不下新城日後再打就是,他手下又不是沒軍隊。

想到此處他收手起身,思緒稍定。不錯,他如今封侯為將,兵權在握。便是皇帝也要敬他三分,他有何畏?
狗兒仍咬住他的衣襬,哀哀低鳴。他命侍從帶走狗兒,藏劍於身,自備藥酒,若孫亮問起就說身體不適,不便多飲食。又安排門下死士隨侍殿外,聽令行動。

進入宴殿,見孫亮神色如常,孫峻舉酒朝他微笑示禮。於是諸葛恪就座,以藥酒舉杯。
酒過三巡,孫峻入內解手。孫亮年幼,宴饗許久已有倦色,便向諸葛恪道:「太傅病體未復,亮心不安。請太傅稍候,亮召御醫來為太傅把脈。」
「承蒙陛下關切。」諸葛恪行禮道,孫亮回禮,在衛兵隨侍下起身走入後殿。
諸葛恪心頭猛然一震,怵然起身。孫峻回入大殿,屠刀在手。殿內殿外喊聲忽起:「有詔收諸葛恪!」

「來人!」諸葛恪放聲大吼,但他安排的死士全被埋伏的衛兵擋在殿外,無一倖免。隨他赴宴的散騎常侍張約面色如土,拔刀出鞘。
孫峻面色殘酷,提刀直逼向諸葛恪,諸葛恪急忙探手拔劍,但手掌冰冷不聽使喚,竟拔不出劍。眾衛兵圍住兩人,手起刀落。
諸葛恪望向後殿,不見孫亮身影,卻見父親諸葛瑾神色悲涼,遠望著他。

「父親。」諸葛恪想說話,「我──」
鮮血四濺,孫峻一刀斬下諸葛恪頭顱。諸葛恪雙目圓睜,仍瞪視著空蕩蕩的後殿長廊。
孫峻將諸葛恪的頭顱提到桌上,舉酒向周圍衛兵示意,一口飲下。


吳史錄曰,大帝逝後幼子孫亮繼位,動盪不斷。先是少傅孫宏矯詔欲誅大將軍諸葛恪,為諸葛恪、孫峻坐中誅之。
後諸葛恪東興告捷,驕吝過之。竟無視君意,逕率軍往合肥新城伐魏。不成,又逢大疫,吳軍損失慘重,民怨沸騰。是以孫峻進言於皇帝孫亮,極言諸葛恪不服君意,有改朝反叛之心。
故,建興二年十月孫亮命孫峻殺諸葛恪於宴中。孫峻遷丞相繼大將軍之職,封富春侯,從弟孫綝升為偏將軍。

孫峻大權在握,驕矜險害,多所刑殺。將軍孫儀、孫邵殺之不得,事泄自殺。長公主孫魯班趁勢誣陷親妹孫魯育與孫儀同謀,於是孫魯育亦遭孫峻殺害。
太平元年,魏將文欽降東吳,孫峻往壽春接應,於征伐途中離奇暴斃,後事盡托于孫綝。
孫綝由此得權,先為侍中武衛將軍。滕、呂據知孫綝險惡更過孫峻,欲除孫綝不成遭孫綝反噬,滕、呂據三族盡滅孫綝遂遷為大將軍、繼胤丞相之職,大權在握。

自此,孫權委以重任者悉數遭誅,朝中噤若寒蟬。而距孫權之逝,不過五年。


建興二年冬。
華亭鶴遷,門前寥落。

陸孫氏握著兒媳的手不住落淚,年歲仍稚的陸晏、陸景惶惑不安地圍在身側。
陸抗站在院門口。諸葛恪獲罪遭誅,夷其三族,波及者眾。遠房親族也不能倖免,皆連坐見黜,流放遠地。
他的妻子,張凝,自今不能是陸家人。

「夫君……」
陸抗抬起頭,妻子來到他的面前,伏膝長跪。
「為什麼?」陸抗扶起髮妻,低聲自語。
為什麼要向他謝罪?他是不能保護髮妻的丈夫。權力鬥爭,莫須有的汙名,陸家經不起第二次。
為了陸家,他捨棄他的妻子,即使他知道她不過是遭到牽累。
她沒有錯。

張凝注視著他,沒有落淚,只是不捨。
當年他十四歲,她為著親手種植的芍藥被毀壞而傷心,是他幫著將殘損的花根植回土中,陪著她重新把花種回。
無論經歷多少事,即令相隔萬里,此去經年。在她眼中,他依然是當年那共植芍藥的少年。
「妾身無福,不能長伴夫君…」張凝輕聲道,「請夫君務須珍重,妾身定將時時祝禱,願您…平安順心。」
陸抗碰觸妻子的臉龐,如同過往那些難以成寐的夜晚。能有她相伴,他終是幸運的。

「我會去接妳。」陸抗堅定地道,「等我,凝兒。」
張凝的淚水終於落了下來,她向陸抗綻出帶淚的笑,鬆開交握的手走出大門。
陸抗看著張凝遠離,孩兒的叫喚聲落在後方,被淚流滿面的陸孫氏擁在懷裡。





─────
後記:
吳國後期就是個七殺碑,天生萬物以養人,人無一德以報天。殺殺殺殺殺殺殺。
(七殺碑有兩個,一個是張獻忠立的。一個是燕壘生寫的,燕壘生寫得真心狂氣。)

魏國司馬家與曹家爭權時也殺很大。只剩蜀漢安安靜靜,難怪姜維能一直北伐。
不過人殺到這裡就快殺完了,到孫皓登基前還有段清靜日子。

順帶說一下,正史張氏遭黜後未有記載,只知道陸抗那一堆兒女都是陸孫氏撫養長大。
以正史來說肯定陸景後的子女都非張氏所出,但陸景跟陸機出生差了十一年,中間的陸玄出生時年不明,但不管怎樣這段空白還是挺戳我的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