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乙一這本JOJO小說我很早就看完了,不過剛看完時實在是整理不出比較整齊的心得,加上很忙,就一直放到現在才寫。
在正式說感想前有一些話一定得說:
首先是"乙一"這個作家的特色:
乙一是個以"黑/白"風格著名的作家。
"黑乙一"的風格是冷徹的殘虐性。乙一有許多故事都是以"屍體"為主,他的出道作<夏天,煙火,我的屍體>就是以一具屍體,被玩伴殺死的"我"作為主述者,
淡定而冷靜的旁觀著自己被玩伴棄屍的經過。
而"白乙一"的風格則是哀傷的溫柔,通常這種風格會混雜在他的各種異色作品之中。個人認為這風格的代表作品應是<在黑暗中等待>。
乙一的代表作一般認為是<GOTH斷掌事件>,而這部故事也體現了乙一的黑與白-殘虐但又藏有一絲溫柔。
就如標題所述,乙一這本"The Book"也是如此。
"The Book"絕對是傑作,不管是以JOJO衍生的立場還是以一部獨立小說的立場來說都是。
但本人讀完後很難再翻第二次。原因以文藝一點的說法來說,是因為讀這本小說時會有種"緩慢的被雪地吞沒"的感覺。
更直白一點說,就是這部小說怎樣都不能算是Happy End,看了雖不至於說會鬱悶一天,但就是提不起勁再讀。
總之,因為本人這部重讀次數不多的關係,所以這篇十分主觀的感想可能會出現一些理解錯誤,或是情節的闕漏,請多包涵(?)
-------
The Book的故事是順敘與倒敘法交錯,雙線交織。
明線是主角"蓮見琢馬"的故事,而裡線則是"飛來明里"生命中最後一年的敘述。
蓮見琢馬是個很有乙一風格的主角,安靜,冷澈,與世俗脫節-像是"還未溶解在世界這鍋濃湯中的固體湯塊"(語出自乙一作品<在黑暗中等待>)
但蓮見琢馬同時又具有一種近乎無情的執著-他的一生完全是為了完成"復仇"而活著。
其實蓮見琢馬可以不用選擇復仇的道路,因為他是一個不被留意的孤兒,他完全可以安靜而穩定的過完自己的人生。
但是因為他的替身能力"The Book"的存在,他從能理解自身能力的那一刻開始,就已經決定要復仇-向拋棄母親與自己的親生父親復仇。
蓮見琢馬的本性其實是個溫柔的人。五歲時為了不讓"愛哭鬼"哭泣,每天晚上都說很多故事給他聽。為了幫助一個被搶劫的老婆婆而努力運用自己過人的記憶力......
就因為這個溫柔的性格,對於母親飛來明里-僅僅只陪伴了他三天,卻用了所有生命來愛他的親生母親。他也同等的愛她,他讀著與母親僅僅三天的點滴,去想像母親當年的際遇......為了母親這份溫柔的愛,他決定去復仇。
(從雙葉千帆的敘述中,可以得知蓮見琢馬經常到外公外婆家去,即使他們死後也還是經常會到那裏。就算他們從來不知道他這個外孫的存在。從此也可間接印證蓮見琢馬對於母親那方的親情)
而蓮見琢馬對於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雙葉千帆的行徑,或許是"The Book"中最為矛盾,最為殘酷的部分。但對雙葉千帆來說,這是他的溫柔。
他對於千帆有著"人類所能具有的一切的感情",只是唯獨沒有千帆希望得到的那種感情。因為對妹妹的複雜情感讓他決定去接觸妹妹,並且讓妹妹幫助他完成他的復仇。
"The Book"不管從書中哪一個人物的角度來看,都絕對不能說是喜劇。
對東方仗助或是廣瀨康一等人來說,他們雖然擊敗了再次對他們造成危害的"敵人",可是他們無法對這份勝利感到開心。他們一生都無法通盤的明白"蓮見琢馬"的人生,也沒有機會去探究了。但是廣瀨康一知道,蓮見琢馬完成了他的復仇,並且把自己和妹妹都放逐成了伊甸園外的罪人。
雙葉千帆無疑是這部故事中的悲劇人物,她是純然無辜的存在,但偏偏身處於蓮見琢馬復仇的核心。
但是最後她選擇殺死父親,並且帶著與親生哥哥的孩子逃亡。
故事裡沒有明確說明雙葉千帆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和蓮見琢馬的關係,從最後康一與千帆的對話推測,她應該是知道的。
但是她知不知道這件事其實也不重要。不管怎樣,她都自己選擇成為罪人的這一條路。殺死父親就是她的決定。她自願和"那個人"一起成為罪人。
而飛來明里與蓮見琢馬......這對母子到底殊途同歸死於非命。他們的人生結局都是悲劇。只是對飛來明里來說,自己的孩子是她的救贖,只要想像著那孩子能活下去,她就不再寂寞。
對於蓮見琢馬,最後他選擇死亡可以有很多種解釋,也許是為了對妹妹的罪惡感,也許只是單純的不想活著,或者是一種逃避......但其實活下去也好,死去也好,他都不在乎。
他自己決定好他要復仇,在復仇完成的那一刻他就實現了心願。
只是他或許也不想全然被當成一個殺人犯,所以才對億泰坦承"我有個妹妹叫千帆。",向仗助坦白:"我去撿回了媽媽的屍體。我要向父親復仇。這是我活到現在的唯一的心願。”
他要讓他們知道,他的人生不是全然沒有意義的在殺戮,他是為了他的母親,他要復仇,這就是他做這些事情的理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